營養對于健康的重要意義!
發布時間:
2022-10-25 15:44
來源:
營養在人的一生中的重要作用已很難用文字表達完整,可以說,從胚胎期起到生命終止,人體無時無刻不需要營養,人的生長發育、健康水平、勞動能力和壽命長短都與營養密切相關。
營養關系到大腦功能,營養不良對嬰幼兒大腦發育將產生災難性影響,造成智力和體格發育不良,即便在成年后也無法彌補,同時還會把缺陷傳給下一代。成年人如營養不良,表現為耐力差,易感疲勞,注意力和記憶力減退,從而影響體力和腦力勞動效率。
營養對許多疾病的發生和發展都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如缺碘可患甲狀腺腫,缺鐵可患貧血,缺維生素D和鈣質可患佝僂病等等。營養不良,機體免疫力降低,會增加傳染病的患病率,延長病程,影響康復。營養不平衡往往成為肥胖、心血管疾病及某些腫瘤的誘因,嚴重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威脅生命。 營養不良還會影響內分泌功能,包括性腺功能。
婦女會出現閉經,男子會有性功能減退,從而影響生育率。孕婦營養不良很容易引起早產,胎兒發生先天性營養缺乏、先天性畸形或死胎等。總體來講,營養對健康的綜合影響,最深刻地還是反映在死亡率和平均壽命上。
合理營養是保健防病工作中基本、重要的一環。它不但能促進生長發育,增強體質,提高智力,增進工作效率和提高競技水平;還能促進組織新生,增強機體對疾病的抵抗能力,減少患病率和降低死亡率。即使不幸患病,在患病期間,通過飲食調配,也可以縮短病程,加速康復。
對每個個體來說,營養關系到機能狀況、智力水平、勞動能力、免疫功能、優生優育和預期壽命。對一個民族而言,營養關系到民族的整體素質,關系到一代乃至幾代人的健康水平,關系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所有這一切,都隨時隨處地警示人們:為了健康,必須重視營養。
具體地講,平衡膳食是指同時在四個方面使膳食營養供給與機體生理需要之間建立起平衡關系,即:氨基酸平衡,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酸堿平衡及各種營養素攝入量之間平衡,要不缺、不偏、不過、不亂,只有這樣才有利于營養素的消化、吸收和利用。如果飲食關系失調,也就是膳食不適應人體生理需要,就會對人體健康造成不良影響,甚至導致某些營養性疾病或慢性病。
氨基酸平衡 ,食物蛋白質營養價值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食物中所含的8種必需氨基酸的數量及比例。食物中所提供的8種氨基酸的比例與人體所需要的比例接近時才能有效地合成人體的組織蛋白,反之則會影響食物中蛋白質的利用。世界衛生組織提出了一個人體所需8種必需氨基酸的比例,比例越與之接近,其生理價值就越高。生理價值接近100時,即100%被吸收,就稱為全部氨基酸平衡。能達到氨基酸全部平衡的蛋白質,稱之為完全蛋白質。我們可以用這個標準對各種食物的蛋白質進行氨基酸評分。
雞蛋、人奶的氨基酸比例與人體極為接近,因此可稱為氨基酸平衡的食品。而多數食品中的氨基酸構成不平衡,所以蛋白質的營養價值就受到了影響。如玉米中的亮氨酸過高,影響了異亮氨酸的利用;小米中的精氨酸過高,影響了賴氨酸的利用。因此,以植物性食物為主的膳食,應注意食物的合理搭配,以糾正氨基酸構成比例的不平衡。如將谷類與豆類混食,制成黃豆玉米粉、黃豆小米粉等,可提高蛋白質的利用率和營養價值。
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均能為機體提供熱量,它們被稱為熱量營養素。當熱量營養素提供的總熱量與機體消耗的能量平衡時,當三種熱量營養素的攝入量的比例為6.5:1:0.7,分別給機體提供的熱量為:碳水化合物約占60%~70%、脂肪約占20%~25%、蛋白質約占10%~15%時,各自的特殊作用能發揮并互相起到促進和保護作用,這種總熱量平衡,熱量比例(或熱量營養素攝入量的比例)也平衡的情況稱為熱量營養素構成平衡。
熱量營養素供給過多,將引起肥胖、高血脂和心臟病;過少,造成營養不良,同樣會誘發多種疾病,如貧血、結核、癌癥等。 三種熱量營養素是相互影響的,總熱量平衡時,比例不平衡,也會影響健康。碳水化合物攝入量過多時,會增加消化系統和腎臟負擔,減少了攝入其他營養素的機會。蛋白質熱量提供過多時,則會影響蛋白質功能的正常發揮,造成蛋白質消耗,影響體內氨平衡。
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熱量供給不足時,就會削弱對蛋白質的保護作用。 要達到生活工作的正常熱量需求,通常,一日三餐的熱量分配應為:早餐占30%,午餐占40%,晚餐占30%,以保證一天的熱平衡。
各種營養素攝入量平衡 ,各種營養素之間存在著錯綜復雜的關系,并且不同的生理狀態、不同的活動,營養素的需要量也有所不同,所以各種營養素攝入量間的平衡是很難把握的。因此,中國營養學會制定了各種營養素的每日供給量。據此,我們膳食中所攝入的各種營養素在一定的周期內,應當保持在標準供給量上下誤差不超過10%的范圍。這種相互間的比例,即可稱為營養素間的基本平衡。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中建議每人每天應吃(以生食計算)谷物為300~500克,蔬菜水果分別為400~500克和100~200克,魚、禽、肉、蛋等動物性食物為125克(魚蝦類50克、禽肉50~100克、蛋類25~50克),奶類食物為100克,豆及豆制品為50克,油脂類不超過25克。
酸堿平衡 ,正常情況下人的血液由于自身的緩沖作用,PH值保持在7.3~7.4之間。人們食用適量的酸性食品和堿性食品,將會維持體液的酸堿平衡,但食品若搭配不當,則會引起生理上的酸堿失調。 當食品搭配不當,酸性食品在膳食中超過所需的數量時,會導致血液偏酸性、血液顏色加深、黏度增加,嚴重時還會引起酸中毒,同時還會因增加體內鈣、鎂、鉀等離子的消耗而引起缺鈣。這種現象稱為酸性體質,將會影響身體健康。 常見的酸性食品有:蛋黃、大米、面粉、雞肉、鰻魚、鯉魚、豬肉、牛肉、干魷魚、啤酒、花生等。
下一頁
相關新聞
養生是現代人很重要的話題,對于養生保健方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看法,其實不同的季節人們的身體也會出現不同的反應的,特別是秋冬季很容易干燥,就需要重視養生保健,只有進行營養養生保健才能夠預防身體出現其他的問題,那么如何進行更好的營養養生保健呢,下面就給大家簡單的一下方法。時下已過“立秋”節氣,立秋是氣候由炎熱轉變為涼爽的交接節氣,不要貪涼,在飲食起居上既要防暑,又要注意保暖,防止疾病“秋后算賬”。
健康的繼續是營養,營養的繼續是生命。不論男女老幼,皆為生而食,為了延續生命現象,必須攝取有益于身體健康的食物。現代醫學研究表明,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不下百種,其中一些可由自身合成、制造,但無法自身合成、制造必須有外界攝取的約有40余種,精細分后,可概括七大營養素:
威海瑞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業從事國外原裝進口營養品保健食品研發、生產、品牌運營服務的大型高科技公司。我們的主營業務覆蓋營養保健食品、化妝品、海內外營養保健和功能食品、化妝品的OEM/ODM服務,全產業供應鏈解決方案、國際貿易進出口代理、海外市場代理。戰略合作的國家和地區的工廠有:美國、加拿大、德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等。